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0-3519392 | 信息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0-09-29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平塘县扶贫开发办公室2020年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
平塘县扶贫开发办公室2020年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扶贫办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党建引领,抓实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继续按照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以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为基础,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年初来,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次,召开党组学习会议6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5次,召开支委会5次、上党课2次,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党内法规条例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落实力和执行力,“守初心、担使命”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二是坚持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突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始终做到重大问题亲自研究解决,重大工作亲自安排部署,紧盯重点工作,亲力亲为抓好工作落实,严禁推诿扯皮,甩手掌柜等现象发生。年初来,研究和安排部署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识形态工作1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接收预备党员1名,选派的14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网格员仍坚守一线,在疫情防控,抓实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当前各项工作中,防止脱贫退出后的松劲懈怠。三是坚持执行好“抓党建促业务”。年初来,全办党员干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安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抓紧抓实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围绕重点,抓统计监测预警。制定印发了《平塘县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和数据管理机制》《平塘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等防贫机制。并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保险扶贫路径,按照“政府主导,政企合作,贫困户受益”原则,制定《平塘县购买贫困人口脱贫返贫责任保险方案》,对2014年来所有的脱贫对象购买商业保险,对巩固和提升我县脱贫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年初来,共开展数据清洗77次,清洗问题数据并核实更正20545条,数据清洗质量得到省州扶贫部门的肯定。建立剩余未脱贫贫困人口、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等“三类人员”到户信息台账,全面精细摸排,逐户逐人逐项登记短板问题。截至目前,剩余贫困人口1695户4023人中,纯政策兜底户有243户,已全部达到脱贫条件;摸排脱贫不稳定监测户共890户3642人,边缘户共1556户6149人。截止目前,脱贫监测户已化解风险874户3575人,边缘户已化解风险1540户6092人。
(三)压实责任,抓项目建设进度。压实县、镇、村扶贫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和监督指导责任,强化工作调度,抓实项目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加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进度。截止5月底,省下达我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482万元(其中:第一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612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515万元,15个深度贫困村专项补助资金80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冬修水利资金30万元,中央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100万元,中央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2617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资金300万元,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奖励资金)508万元)。根据调度数据测算,我县目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报账8643.3749万元,报账率66.62%,已完工项目40个,完成县级验收23个。根据州扶贫办反馈数据,我县目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率全州排名第二,扶贫项目实施进度达到历年来同期最快。二是落实好广州对口帮扶资金项目。2020年,广州对口帮扶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主要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卫生设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人才培训、其它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实施项目14个,已批复完成14个。截止目前,已报账项目11个,报账资金1084.418151万元,报账率59.61%。完成县级验收4个。三是完善项目库管理。严格执行对非项目库的扶贫项目一律不予批复实施,对非项目库内的项目不予验收的管理要求,加强国办系统和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规范和提高我县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实施管理。
(四)强化调度,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一是提前完成省挂牌督战易地扶贫搬迁配套教育项目建设。县委明确由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全权负责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后,结合损失的时间和剩余工程量,按天、按工种、按施工量所需人数精准制定倒排工期计划,组建工作队进驻督促落实,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截至3月底,县第四中学、县第四幼儿园已全面竣工验收,5月底已经开学投入使用,成为全省、全州率先建成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的易地扶贫搬迁配套教育项目。二是全面完成“十三五”旧房拆除。今年来,持续强化对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工作的调度和指导。截至5月底,2018年度项目旧房已全部拆除,拆除率达100%,是目前全州4个全面完成“十三五”旧房拆除任务的县(市)之一。三是全面完成2017—2018年项目资金结算。截止4月29日,省扶投公司已完成对我县2017—2018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资金结算复核工作,是全省第3个“十三五”项目全面通过省级资金复核的县。四是全面完成各级反馈问题整改。截至目前,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专项审计反馈问题、扶贫云反馈易地扶贫搬迁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经与审计部门、省州移民部门对接已全部销号。五是扎实推进搬迁群众后续帮扶工作。始终坚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目标定位,扎实做好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在2019年全面完成安置区“五个体系”建设的基础上,2020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分区分类精准施策强化后续扶持措施,着力破解搬迁群众所面临的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等问题。积极培育和申报安置区后续产业项目33个,新增引进建设扶贫车间1个,新增就业岗位150余个。认真组织做好搬迁户就业摸底、动态管理和推荐就业工作。截至目前,2016—2018年项目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已实现1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目标。
(五)用好政策红利,抓小额信贷扶贫。用好用足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和《国务院扶贫办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安排125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2020年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截止目前,全县贷款余额6512笔29452.56万元,已还款7786笔(次)36681.85万元。2020年办理续贷966笔4534.79万元,办理展期431笔1962.47万元。完成2020年第一、二季度扶贫小额信贷的审查、公示、贴息工作,贴息资金654.47万元,其中,第一季度贴息333.82万元,第二季度贴息320.65万元。脱贫成效巩固提升e贷累计发放1813万元,完成率排名全州第一。
(六)拓宽服务渠道,抓技能培训工作。一是按照《平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广州市对口帮扶平塘县2020年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要求,已按程序完成项目实施前期招投标工作。截止目前,第一期69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培训已完成,第二期培训正在进行,将于6月底前完成。二是2020年贫困劳动力培训任务1100人,截止目前已完成培训279人。完成贫困劳动力参训生活补贴审核891人,补助资金56.836万元。
(七)提升服务质量,抓水库移民搬迁。一是有序开展擦耳岩水库实物补偿兑现和移民安置工作,签订土地补偿协议45.72亩,累计完成1281.95亩,占总任务数100%;签订移民安置协议2户,累计完成99户,占总任务数106户的93.3%;动员并帮助库区群众搬离库区,启动库区房屋拆除工作,完成房屋拆除97户,占总任务106户的91.51%,专项设施基本改复建结束,确保度汛安全。二是启动岜令水电站实物补偿兑现工作,开展岜令水电站实物补偿兑现工作,签订土地补偿协议48.49亩,占总任务130.97亩的37.02%;配合通州镇政府、克度镇政府调处五里坝水库、沙坝水电站土地纠纷。三是开展旧司实物补偿兑现工作,签订土地补偿协议174.939亩,累计完成199.679亩,占总任务941.44(规划征地数)亩的21.20%。四是开展黑沟、摆图、项五水库移民资金结算、审计和档案整理,确保今年3个水库实现竣工验收。五是2020申报的水库后项目扶掌布镇卡腊村25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和大塘镇西关村20万元优质大米种植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正在组织实施,完成掌布镇商业门面购买项目、路灯安装项目和平舟镇拉全村甲借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县级验收工作。
(八)全面排查,抓FAST核心区群众搬迁服务。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未搬迁群众意愿,结合入户调查情况,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动员群众搬迁。二是组织人员对剩余未搬迁群众逐户开展工作,并聘请第三方测绘机构实地测量,425户共有房屋706栋,建筑面积17.49万平方米,按照《2015年《平塘县FAST核心区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的标准测算,用货币安置的方式,房屋征收补偿金额需4.26亿元;房屋测绘、拆除,宅基地复垦复绿费用0.13亿元,共计4.39亿元。三是入户调查,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经入户调查,目前,剩余未搬迁户425户,80%(340户)的群众是选择货币安置(在集镇、县城及县外有房和购房的有196户<其中在县城及县外购置的有30户,在集镇已有房的166户,占未搬迁的46.11%>;其他原因选择货币安置的有144户<均确保有安全住房>,占未搬迁的33.89%);选择还房分散安置的85户,占未搬迁的20%(且85户我县原有部分存量可安置)。四是配合县发改局完成汇报材料,积极向省发改委争取项目资金。五是加强对已搬迁群众的后续服务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有保障。
二、工作措施
(一)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以党建品牌创建和模范机关创建为载体,将党建工作细化、实化。一是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和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和党员管理制度,员切实提升党组的凝聚力、支部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执行有力,落实见效。二是保挂帮力量不变、保“3+1”短板补齐。坚决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办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及县委、县政府打赢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扶贫部门职能职责,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严防退出后的松劲懈怠。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资金安排上聚焦“两业”和“3+1”短板补齐,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在6月底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三是抓建档立卡信息常态化管理、抓扶贫项目落地见效、抓易地扶贫搬迁取得实效。通过开展星级支部和模范单位创建,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党建促业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数据精准。建立了《平塘县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和数据管理机制》、《平塘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等防贫机制。抓实已脱贫的22965户97779人后扶措施,落实“回头看”“回头帮”,用好返贫责任保险,防止脱贫户遇困后返贫;紧盯非建档立卡人口,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管理,完善脱贫成效监测和预警机制,对“监测户”“边缘户”落实帮扶措施,加强后扶巩固,坚决防止致贫返贫。
(三)强化监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一是制定方案,确保项目推进平稳。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通知》文件,明确县领导职责、部门职责、乡镇职责、村级职责,制定《平塘县2020年度第一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任务分解表》,将批复的45个专项资金项目明确分管县领导、项目主管单位、实施单位,有效确保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决策科学化。二是加强调度,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县委办印发《关于县委定期调度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建设情况的工作方案》,按月调度第一批45个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采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委专题会议或到项目推进顺利和推进滞后的项目点进行现场调度的调度方式,确保项目推进、资金报账、存在问题、下步措施底数清、情况明。三是注重监管,确保项目发挥效益。适时深入项目实施单位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对检查存在问题开出整改清单,限时整改;对2020年项目实行周调度,半月通报,并将通报结果报送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各成员单位,确保项目按时序推进。四是强化协调,确保项目有序实施。加强实施单位与行业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和县分管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跟踪推进项目,确保项目实施单位在短期内完成方案审批、请款、报账等工作。
(四)转移重心发力后续扶持。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安置区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提高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后续扶持模式。二是坚持以解决就业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开展搬迁群众劳动力全员培训,提高搬迁群众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完善产业配套,促进安置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满足各类就业需求,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稳定增收。三是坚持产业培育巩固成果。注重安置区产业配置,建立产业发展和搬迁群众利益联结机制,解决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巩固提升搬迁成果,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保障搬迁群众逐步迈向富裕小康。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还存在干部作风不实不严、工作不精不细等问题。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2020年全县脱贫退出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扶贫部门职能职责,扎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围绕党建抓工作质量。一是调整心态抓工作。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州、县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当前各项工作中,防止脱贫退出后的松劲懈怠。二是各尽其责抓执行。督促全办党员干部认真履职尽责,紧盯重点工作,亲力亲为抓好工作落实,严禁推诿扯皮,甩手掌柜等现象发生。三是认真负责抓质量。以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标对表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切实提升全办各项工作质量,发挥好扶贫部门参谋助手作用。四是团结协作抓效益。以班子成员作表率,科室与科室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要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提升团队战斗力。五是遵章守纪抓作风。要树牢底线意识,将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贯穿各项工作始终,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围绕数据质量提升脱贫精准度。按照《平塘县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和数据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管理。一是强化统筹配合。加大对民政、水务、教育、住建、卫健、医保、农业、林业、人社、公安、残联等部门和镇乡的数据整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数据实事求是,精准无误。二是加大业务培训,积极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对接,及时掌握新规则、新方法,强化对镇乡、部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三是深入分析数据,把准国办系统170条数据清洗规则,在数据准确性、合理性、逻辑性上深入研究分析,学会让数据“说话”。
(三)围绕项目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执行中央、省、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相关规定,抓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一是强化事前谋划,紧紧围绕贫困村、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短板指标和县委、县政府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总体安排部署,整合有效资金办大事,确保项目有效覆盖贫困群众,办群众受益的项目。二是强化事中督查调度,强化对项目监管和统筹调度,早谋划、早落实、早行动,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成效。三是强化事后检查验收,认真管好用好财政扶贫资金,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四)围绕安置点做实搬迁后半篇文章。一是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等“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搬迁成效。二是扎实开展“回头看”、遍访搬迁户活动。以安置点为单元,重点针对教育医疗保障、就业、各项后续服务和帮扶责任人工作到位情况等开展“回头看”和遍访。三是强化搬迁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工作技能,培养搬迁群众市民意识,尽早适应城镇生活。确保搬迁群众真搬实住,真正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全面提升搬迁成效。
(五)围绕脱普检查巩固脱贫成效。抓实国务院脱贫攻坚大普查准备工作。坚决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始终做到指挥体系保持不变、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帮扶力度保持不变、督导检查保持不变,切实做好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以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成效迎接国家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