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平塘:微生物肥里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的热门词汇。农业和新质生产力如何碰撞出新火花,实现向新而行?今天我们走进位于平塘县城郊的贵州益百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看这家企业在生产微生物肥中,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农业发展。
在贵州益百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研究员正在将培养基溶解、分装,再把木霉菌接种到培养基上活化……这是该公司生产木霉菌微生物肥的第一步。

研究员进行菌种培养
贵州益百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杨德英介绍:“一级培养后再拿到生产线去扩大,进行木霉菌的二级培养,进行生产之后得到的菌种进行烘干、筛分,筛分之后一共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的三个目数,最粉的那种复配到绿色和紫色的包装中,就可以供给农户使用。”
在这里生产出来的肥料既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又能培肥土壤、调控土壤微生态平衡、减少无机肥料的污染,从根本上改善农产品品质。
平塘县金盆街道太子参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平贵告诉记者:“他们这个有机肥还是很好的,带得有鱼蛋白。拿回去种我们这个太子参,觉得它的质量还是蛮好的。”

查看培养基
据了解,贵州益百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平塘县2017年引进的生产微生物菌以及微生物发酵相关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多家高校合作实验,研发有微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鱼蛋白水溶肥、叶面肥、有机碳复合酶等产品。
目前,该公司建成两条生产线,每年产出肥料11000吨,在贵州及新疆、山西、山东等地销售,投入到粮食、果蔬、中药材等领域使用,示范面积超百万亩。

木霉菌产品
贵州益百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乾说:“在贵州这块我们主要针对的就是道地中药材,能够提高太子参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包括我们贵州的特色水果蜂糖李,有效地提高了它的糖度,以及解决我们修文的猕猴桃溃疡病的困扰,我们用的生物菌来进行防治之后,它的防治率能达到90%以上,而且对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那么微生物肥到底有哪些“黑科技”,又如何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呢?
该公司在配方设计、施肥方式、病害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农业废弃物和农作物的生长搭建起一座桥梁,开辟出一条以“农业废弃物-生物有机肥-作物”为循环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微生物肥生产车间一角
周乾介绍:“我们首先有两个核心系列的产品,一个就在于微生物菌主要以微生物的菌剂产品、粉剂的这一块为主,另外一个就是以鱼肉发酵为主的鱼蛋白的特种肥。在微生物菌,首先微生物本来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从1万多个菌株之中最后只筛选出10个,用到田地里面,修复它的土壤环境,减少化肥的使用,最终达到国家要求的减肥减药的效果,这也是现在我们绿色农业的发展的核心需求。鱼蛋白我们是通过鱼肉把它进行发酵做出来的产品就是有机的特种肥料,对作物的品质和它的产量综合进行提升。并且我们的微生物菌和鱼蛋白结合起来使用,就能达到一个就是1+1>2的这么一个效果。”
乡村振兴,农业生产是关键。肥料企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正站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农业由集约化向可持续化、绿色化转型的先决条件是要有高肥力、无污染的土壤,而大力发展有机(类)肥料产业是实现此条件的关键途径。作为微生物肥料公司的负责人,周乾这样理解肥料里的新质生产力。

农户购买微生物肥
“新质生产力我是这样理解的,它主要集中在两个字身上,一个是新,一个是质。新是怎么做?我的技术它得是新的、创新性的,甚至革命性的,是一个新型的生产力的一个技术。质就是说我新的生产力,我的目的是提高它的质量,微生物肥料就是绿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周乾说道。
贵州益百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产出的微生物肥,为基层农业发展提供绿色原料,通过释放肥料里的新质生产力,更好地平衡作物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地力,降低化肥的投入,提高农业固碳增汇的能力,以“绿色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经济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使用鱼蛋白肥种植太子参
对于微生物肥产业发展,周乾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现在其实就是在为这个绿色农业来提供他的物质基础,我们替代化学农药的新的一个方法,把农业的投入从化学投入改成我们叫生物投入,对我们这个农业发展非常有利,我们不再用化学的高毒的东西,而用这些我们生物的东西去替代,我们还是很有信心,能够让我们的未来每一个人都能吃上健康的农产品。”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廖毓齐 杨宇
编辑:石明钢
初审:陆恩凤
校审:简定娟
审核:吴贵梅
监审:孟景毫

贵公网安备5227270200000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