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平塘牙舟陶:以非遗为媒 以文化振兴
近年来,贵州张之陶业发展有限公司非遗工坊紧紧抓住牙舟陶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大力发展传承非遗技艺,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提升了牙舟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胜猛正在制陶
走进贵州张之陶业发展有限公司非遗工坊,牙舟陶第十代传承人张胜猛正在上釉、修足、装窑进行烧制。从业十多年来,张胜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传递了六百年的牙舟陶窑火,焕发出古陶独特的文化魅力。“牙舟陶的历史非常悠久,我们本土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融入到这个陶器上面,所以它里面还有很多民族文化的特点,我们的制作工艺和烧制工艺它是非常有特点的,包括做工,它非常的讲究。”
张胜猛正在制陶
在张胜猛看来,他之所以钟爱牙舟陶,除了要从父辈的手中接过牙舟陶传承的接力棒、让牙舟陶不再面临技艺失传的困境外,更多的是将祖传的牙舟陶文化发扬光大。“我是在高中毕业之后外出务工得两年,毅然决定回来家担起担子,继续发展和传承我们这个牙舟陶。回来到现在,已经做得有十多年了,我们这个工坊也是在一步步地往前发展,争取能够让我们这个牙舟陶形成规模,有更好的明天。”
张胜猛正在制陶
如何将牙舟陶更好地传承?张胜猛不断探索,他在传统色釉的基础上,以黄、白、绿、紫、棕、褐色为基调色,以玻璃为基础釉,各色互相配合,形成多种光泽莹润的色调。在烧制中,表面釉层自然裂变,形成各种和谐的裂纹,烧制出来的产品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在国内外非常受欢迎。
张胜猛说:“我们这个产品首先它是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基因在里面,然后再加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器型,在推广过程当中受到了很多大众的陶艺爱好者的喜欢。”
张胜猛正在制陶
取土成沙,拉胚雕花,上釉烧制,是每一件陶器成型的必经之路。张胜猛潜心做陶十余年,一捏一抹,讲究的都是手上功夫,传承着本土非遗文化。今年10月,贵州张之陶业发展有限公司非遗工坊荣获黔南州州级非遗工坊示范点。
张胜猛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州非遗工坊的称号,下一步,我会利用这块牌子扩大知名度,把我们的产品能够更好地宣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从而能够加大订单这块的需求来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人才就业。再一个就是可以借助这块牌子增加一些研学的项目,让更多人知道牙舟陶,也希望把牙舟陶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