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进行时 | 者密镇:多措并举全力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
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者密镇多地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道路中断、农田被毁、房屋被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汛情,者密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科学调度,发挥体系作战优势,做到预警及时、转移及时、救援及时,全力以赴保障群众安全。通过精准预警“叫应”机制、快速转移避险行动、多方力量协同救援、领导靠前指挥调度以及后续救灾强化部署,科学应对灾害,安全转移群众累计116人,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有力彰显了基层治理效能和为民服务宗旨。
挨家挨户敲门动员群众撤离
强化预警响应机制,提升灾害防范时效性。坚持“早发现、早预警、早行动”原则,建立多级联动预警体系,依托县级气象水文数据,镇防汛指挥中心实时监测水情变化,通过微信、QQ等渠道覆盖全镇14个行政村,并逐一电话通知提醒,村级各网格第一时间通知到组到户,确保预警信息直达群众。实施“叫应”机制,党员干部24小时轮班值守,对高风险区域和重要河段进行重点巡查,一旦水位超保证线立即启动紧急撤离程序。通过这一机制,预警响应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较往年缩短50%,为后续行动赢得关键窗口。通过预警响应措施累计覆盖预警对象1000余人次,有效降低灾害突发风险。
对重要河段进行重点巡查
实施紧急转移避险,群众生命安全全覆盖。遵循“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原则,构建网格化转移体系,组织党员干部、村干部成立6支应急小分队,挨家挨户敲门动员,针对老弱病残群体实行“一对一”帮扶,确保转移过程高效有序。科学划定转移路线和安置点,有风险的村分别根据需要设置临时避险中心,定点采取集中安置群众和物资存储发给工作,科学配备基本生活物资,确保干部敲门提醒后群众得到及时撤离,后勤物资第一时间得到保障。通过体系化转移,群众撤离率达100%,最大限度减少生命损失。
转移被困群众
组织多方力量救援,构建协同作战防护网。坚持“政府主导、村级参与、资源整合”原则,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加强统筹调度,组建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抢险突击队41人,村干部队伍32人,并引入消防救援队2支,实现人力、物资、装备共享。针对道路中断、房屋被淹等险情,实施科学救援方案,就近动员群众参与救援,群众通过人力参与、提供车辆等方式有效加强救援力量,利用冲锋舟、橡皮艇等设备开展水上搜救,累计出动救援车辆20台次、冲锋舟1艘,橡皮艇4艘,成功解救转运被困群众200余人。救援过程强调“人民至上”理念,每一次停靠、搀扶都体现人文关怀,志愿者在浑浊洪水中往返100余次,确保群众安全抵达安置点,协同效率提升40%,为群众筑起坚实防护墙。
为群众送去救援物资
加强领导指挥调度,防汛措施落实精细化。贯彻“靠前指挥、精准决策”原则,确保防汛体系高效运转。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前线指挥中心,于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下沉到受灾地区,现场调度人力物力;明确每个地灾点和风险斜坡等重点区域都有至少1名班子领导带队蹲守,确保隐患点发生异常可得到第一时间研判处置。通过实施“一日一研判”机制,动态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和资源分配,确保预警、转移、救援环节无缝衔接。救灾中优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在安置点提供饮食、医疗等服务,覆盖转移群众500余人。同时,及时启动灾情核查工作,统计农田被毁、房屋进水等数据,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灾后及时组织力量开展清淤、通路、消杀等应急工程,做到“水退人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讯员:姜杰
编辑:陆恩凤
初审:陆恩凤
校审:简定娟
审核:吴贵梅
监审:孟景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