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街道:党建领航破难题 居民共治筑和谐
党建领航破难题 居民共治筑和谐
——新兴社区以停车自治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平塘县金盆街道新兴社区紧扣“五个体系”建设要求,以党建引领深化“五化五新”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多元共治机制精准破解楼栋停车难题,推动社区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助力搬迁群众实现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享”的幸福升级。
党建领航,凝聚破题合力。新兴社区以党建为轴心,结合县委“1+1”基层治理模式,依托“县领导+街道包保领导+社区党支部书记+网格员+联户长”五级网格体系,驻村队员联合小组长、联户长深入楼栋逐户走访,精准锁定“外来车辆占道、居民停车难”症结。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征集意见32条,制定“居民集资+自治管理”方案,将停车治理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推动问题在网格内发现、在网格内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以组织优势筑牢治理根基。
多元共治,靶向攻坚难题。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一宣六帮”职责,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整合“党员先锋队+联户长+热心群众”力量,组建停车治理“攻坚队”,以45—47栋为例,组织召开45—47栋群众会,明确停车系统建设标准、资金筹集方式及管理机制,并协调电网单位供电推动智能停车杆安装。同步推行“便民精细化”服务,将停车管理嵌入“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干部接单—组织晒单”四单制服务机制,将此机制纳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链条,提升群众获得感,形成“社区引导、群众主导、多方协同”的自治格局。
居民自治,构建长效机制。由小组长牵头组建45—47栋停车管理小组,96户居民共同参与,制定停车管理公约,明确停车位优先保障本楼栋居民使用,外来车辆限时收费,推行“收益反哺”机制,将停车收费用于设备维护、路灯更换等公共事务,形成“自治—服务—反哺”良性循环,实现“群众事群众管”。通过“文明楼栋”“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引导居民自觉遵守停车秩序,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新兴社区以“停车自治”小切口,书写“基层治理”大文章,探索出党建引领与居民共治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下一步,社区将推广45—47栋经验,深化“五化五新”治理效能,持续书写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进、能致富”的幸福答卷。
(金盆街道 黎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