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直取 人无我有 ——平塘县全力打造世界级天眼科普研学目的地
在抓好文旅上,总书记强调“人无我有”,如何打造“人无我有”?对于平塘县而言,围绕“中国天眼·研学首选”品牌,做好“人无我有”这篇大文章,是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4月7日,平塘县召开中国天眼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专班会议。会议探讨作为当今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中,如何脱颖而出、抢占先机,成为平塘文旅发展的关键命题?
平塘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中国天眼”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无疑是平塘最闪亮的名片,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吸引着全球天文爱好者和游客的目光。天空之桥以其宏伟壮观的建筑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牙舟陶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是为平塘文旅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文旅融合文章上,围绕天文科普研学等开发业态,精心编制招商引资项目,以主动、有效、高效的服务机制推动项目建设,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提升营商环境质量,吸引外来研学旅行、民宿开发等投资考察企业团队。在文旅融合研学中,依托“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强化培养天文科普专职人员,获得黔南“十佳导游”称号,有的经过考核评为研学导师;聘请国家天文台10余名专家为天文研学导师,以及知名企业探索建立合作机制,组建资深天文科普讲师,打造独具特色的天文研学运营团队,建成一支稳定的科普研学运营队伍。
自“中国天眼”项目2016年落成启用至今,天文小镇及周边宾馆酒店从原来的6家发展到130余家;餐馆从原来的8家发展到470余家;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辐射带动周边群众2600余人就业。依托“中国天眼”和天文小镇的设施,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天文科普研学夏令营等广受欢迎,也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
为了将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平塘县在客源拓展方面下足了功夫。以粤港澳大湾区目标市场为重点,量身制定一批旅游产品,鼓励景区制定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常态化吸引大湾区游客。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组合成新的产品包,不断丰富“世界自然遗产之旅”“天文科普研学之旅”两条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路内容。积极争取合作地区在官方渠道免费宣传报道平塘文化旅游信息,满足全国各地访客到天眼景区观景台参观的运输需求。2023年,平塘县宣传吸引广东籍游客约12万人次到平塘旅游。
在服务提质增效上,平塘县同样不遗余力。开展国有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组建贵州平塘问天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完整、科学、合理、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破解国有企业资金不足、运营方式不灵活等问题,逐步实现旅游项目运营市场化、社会效益最大化。景区不断丰富游玩项目和业态,提升服务接待水平,与周边的景区形成联动。中国天眼景区还与5家网红机构签约,以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开展景区宣传推介,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研学课程开发上,平塘县深入挖掘天文、桥梁、地质等资源的内涵,与高校和专业机构合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研学需求,分级、分类、分层开发特色研学课程。天空之桥研学基地开发了以桥梁发展、桥梁基础知识为核心的小学低年级年龄段的研学课程《超级桥梁》,以桥梁建设、桥梁与地质环境关系为核心的小学高年级年龄段的研学课程《桥见贵州》,体验性、互动性强的高中课程《贵州桥语》《贵州桥魂》两个系列四门桥梁PBL研学课程,以及天文研学课程“星空探索之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平塘县还积极探索创新,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如中国天眼景区的元宇宙体验中心,利用全息技术、MR、AR、VR、偏光3D、裸眼3D光场显示等先进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国天眼的建设过程、科学原理和观测成果,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神秘。通过约40分钟的沉浸式互动电影,将中国天眼景区的天文知识转化为身临其境的交互式学习,激发游客对于天文学的兴趣。
站在新的起点上,平塘县将继续围绕“中国天眼·研学首选”品牌,不断挖掘“人无我有”的独特价值,持续在资源整合、客源拓展、服务提升、产品创新等方面发力,全力打造世界级的天眼研学目的地,让平塘文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书写属于平塘文旅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