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五一假期塘边中学学生乐享民间文化大餐

发布时间:2022-05-05 15:51:06
【字体: 打印

“五月点兵到皇城,军中战鼓响如雷,先锋马上排队伍,身披金钾亮锃锃……”

在一个农家小院里,一群中学生正在向一位老艺人学唱民间戏曲,场面很活跃,充满欢声笑语。这是塘边中学在“五一”假期,组织学生前往本镇新店、清水等村寨学习或表演当地戏曲,乐享民间文化大餐,既让学生减少外出有效防控疫情,又能丰富节日文化生活。

在舞阳花戏传承之乡——新店村沙沟组,由校长陈腱亲自带队的学生杨天天等虚心向老艺人请教,在认真听取舞阳花戏演出的历史根源、故事传说、表演内容、演出盛况讲述后,思想豁然开朗,纷纷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赞叹不已。

“听了讲解,我了解到在“楚汉之争”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韩信追霸”传奇历史,我的文化知识得到了拓展;领略了李二郎劈破桃山救母亲的美丽传说,我更加懂得了感恩;聆听以前川黔一带收服害人孽龙的悲壮故事,我的正义感得到了增强。并且这种戏剧的表演内容和形式我们都是第一次听到,感觉很新奇。”学生张秀恒道出了他的满满收获。

为了满足同学们亲身体验民间文化魅力的要求,传承人选取了《韩信追霸》剧目供大家尝试演出。当地艺人分别给同学们化了黑脸、红脸、白脸、花脸等不同风格的脸谱,同时介绍各种脸谱蕴含的意义。接着给他们穿上龙袍、盔甲、将卦,戴上凤冠、王帽、纱帽,佩带胡须、背猫、雉鸡毛、令旗。然后传承师傅教授词曲唱法及对话语调,指导楚霸王与韩信厮杀时的跳打技艺,传授魏豹三秦王表演的鸭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等幽默动作,示范虞姬女表演的跻步、云步、十字步、轻盈步以及手巾旋转技巧。

“看到这些五彩斑斓的脸谱和服饰,我感觉已经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老的岁月。师傅伯伯教给的表演技巧又让我陶醉其中,太有趣味喽!”学生杨天天兴奋得五体投地。

表演中,学生郭家兴扮演的楚霸王与梁立秋扮演的韩信面对面拉开战势,矛盾一触即发。

“我头戴飞龙帽,身穿大红袍,此乃真天子,哪人敢坐朝?”“楚王楚王,你不曾想到,我韩元帅今天一要争你的江山,二要夺你的社稷,三要你的人头上献。”“韩信小儿,韩信小儿,你战势摆得不齐。”“哪些摆得不齐?”“你头上少了一双大旗。”“大旗有何之用?”“好似龙的龙头,龙的龙头”“不用答话,拍马交战。”

两人一番张弓拔弩的舌战后,就是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厮杀。学生生动形象的表演,将楚霸王凶恶的暴君形象和韩信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虞姬问战”“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等剧情,同学们无论唱腔还是动作都表演得惟妙惟肖,让观众啧啧称赞。

“这些孩子很聪明,戏学得很快,表演得像模像样的,为他们点赞。”群众李金洪赞叹道。

“咚咚的响、锣鼓敲得咚咚的响。美丽的田野上,收呀收割忙。老也忙,少也忙,金黄的稻子完完满满装呀装进仓。劳动者,每年只望多打粮,烤缸美酒尝一尝,心里暖洋洋。年年夺丰收(那个)生活奔小康。”

这是塘边中学另一部分学生王菲、杨雨怡、杨艳婷等穿上民族服装在清水村布依山寨与当地艺人演奏的“八音弹唱”。他们清脆的嗓音加上优美动听的弹奏,仿佛使空气更加燥热了,静静的山村沸腾了,困倦的世界亢奋了。

在此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秀荣、杨举燕老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学习三弦琴、月琴、二胡、巴乌、竹笛、葫芦丝等乐器,传授演奏知识和技巧,教唱《庆丰收》平塘是个好地方》《布依祝酒歌》等布依歌谣。“五一”期间,通过学校联络,组织学生到清水村,与当地民间艺人联欢,载歌载舞,共享民间文化大餐。

“到布依族村寨参加‘八音弹唱’表演,让我们身临其境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加强了与地方长辈们的感情联络,开阔了的视野,丰富了知识。这个“五一”假期真有趣。”学生王菲这样谈了她的感受。

“‘五一’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就地参加民间艺术表演,一是减少学生外出,有效防控疫情风险;二是民间艺术表演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的好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有效融入了“双减”之后的课后服务工作。”塘边中学校长陈腱如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稿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