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实施“十大工程” 奠基“幸福教育”——平塘县优先发展教育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6-10-25 15:05:00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平塘县委县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为平塘教育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翻开平塘教育发展的史册,辛勤朴实的平塘人经历了传统的迷茫和困惑到现代教育的惊喜和顿悟。新一代领导人高屋建瓴,把平塘教育带入了现代化的高速路。广大教师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实际行动创造了教育一个又一个奇迹,引领平塘教育走向幸福坦途!

基础设施建设:奠幸福教育之基

近年来,平塘县抢抓机遇,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二五”以来,该县共投入教育项目建设资金近20亿元,改扩建、新建镇(乡、街道)、村级幼儿园56所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校舍47600平方米;改扩建、新建中小学校223所次,新建校舍148894平方米,运动场40000平方米。

为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满足人民对享有优质教育的需求,在县城新建了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特殊教育的全新校园。建成占地10亩,建筑面积4260平方米,容纳15个教学班450名幼儿的平舟幼儿园;建成占地70亩,建筑面积18376平方米,容纳66个教学班2970名学生的平舟实验小学;建成占地230亩,建筑面积33620平方米,容纳54个教学班2700名学生的平塘县第三中学;建成占地368亩,容纳85个教学班4200名学生的平塘民族中学新校区;建成占地232亩,建筑面积21233,能满足全县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县职业学校;建成占地4026平方米,建筑面积3806平方米,让全县残障儿童少年共享教育阳光的平塘县特殊教育学校。另外,县财政还在每年预算中拿出800多万元支付学校食堂工人和学校保安人员工资,既解决了学校的实际需要,又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投入迎来教育的大发展,既为幸福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塘也因此而赢得了“用温饱型经济办小康型教育”的赞誉。

落实“两房”:让教师乐享幸福居

“备课没有安静环境、辅导学生没有独立的空间,为数不多的工资大半都花在租房上。”这是以前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工作累了、病了,可以有个房间躺一躺,歇一歇;放学下班了,有一席之地备课、批改学生作业,这是老师们最基本条件的渴望。

“公租房”给城镇缺房教师“安个家”。“安居”方可“乐业”。为缓解教师住房难问题,平塘县把实施城镇教师公租房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现科教兴县的重要举措,为使广大城镇教师居有定所、安心从教,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争取资金、协调土地,以特事特办的方式,修建了教师公租房256套,并制定了公租房的分配方案和管理办法,按照“异地工作优先”的原则,明确了房产使用权限及要求,确保了急需解决住房教师的“安居”问题。“以前一到星期五就想马上回家,现在就不同了,有了一套公租房,就有了家的感觉。”

“周转房”为乡村教师营造 “暖心窝”。周转房是为了解决流动教师住房问题而建的,对于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具有积极作用。为了让那些为农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特别是大量的特岗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城镇在农村援教的教师)都能有一个生活空间,平塘县把“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县委县政府认为,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既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推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民生现实的问题。只有改善民生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老师“安居乐教”,教育的基石才稳固,教育事业才大有希望。于是,656套农村教师周转房在各乡村学校落地生根。看着漂亮的教师周转房里透出温馨的气息,老师们说:“感谢政府给我们修建这么好的住房,解决了我们教学的后顾之虑,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教师的关爱与体贴,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我们一定努力工作、认真教书育人,为推动平塘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二五”来,平塘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把教师安居工程作为落实科教兴县的一项实事来抓,投入资金1104万元,修建了教师公租房和教师周转房近千套,共解决1000多名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对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有效地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起到深远影响。

寄宿生宿舍:营造学生幸福“家”

近年来,随着农村学龄儿童的急剧减少,农村小学正在实施撤点并校工程。这就使得许多农村小学生小小年纪就得离开父母,到他乡学校寄宿就学。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住在学校远离了家人的关照,作为学校应如何加强对这些住宿学生的管理,保证他们在校学习生活的安全、健康、愉快,以便让家长们放心,

政府大投入营建漂亮“家”。为有效解决在校学生中的留守儿童和居住地远离学校学生安全问题,平塘县投入4372万元,为4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学生宿舍36551平方米,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住宿环境,让12000余名留守儿童和居住地离学校较远的学生有了漂亮的“家”。

教师真关爱营造幸福“家”。当学生感到头疼脑热不舒服时,老师会及时引其到医务室就医;当学生有事需要与家长联系时,留守儿童之家配有固话机免费打;当学生床架撑管弯了、梯子断了、铺板破损、螺丝松了等,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维修;当宿舍的灯不亮了,老师会马上赶到带来光明;学生的被子叠不好,老师手把手去教,一遍不行再来一遍;饭卡没钱了,及时为其充钱;天晴了为孩子们晒晒被子;同学之间闹矛盾了及时给予调解;行为有偏差了及时加以引导、纠正;生活上有困难了及时提供帮助……一件件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小事,却温暖着孩子们的心,让住校生真正感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学校重防范创建和谐“家”。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对寄宿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各学校始终把寄宿生宿舍的安全管理放在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位置,健全和完善宿舍安全制度体系,设置专门的宿舍管理岗位,专人负责做好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在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与权限,成立学生安全自律组织,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同时,学校还注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强化保障设施,加强宿舍安全检查、巡查、值班员夜间巡查工作,制定并形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使寄宿生宿舍既解决了留守儿童、家住远离学校学生行走难和安全威胁的问题,又让学生能够安心学校生活、学习,充分感受到在宿舍这个大家庭的和谐与温馨。

营养厨房:学生幸福学习“食无忧”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是一条改变贫困儿童营养现状的多赢之路。既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更是探索了一条整合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学校等多方资源,共同缓解贫困地区学校学生营养健康问题的新模式;既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更关系到民族的素质与祖国的未来。为实施好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阳光工程,平塘县投资1840万元,新建或改扩建115所学校食堂17342平方米,实现了校校有厨房,并投资2700余万元,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34000名学生尽享幸福餐。另外,该县还从2016年秋季起,每年增加投资1000万元,将学生营养餐覆盖至全县农村学前教育阶段,让近万名农村学前阶段幼儿在校“食无忧”。

高中免费:更多学子畅享高中教育

为加快“基本普十五”进程,平塘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16年秋季起,平塘县财政每年投入1100余万元,免除在平塘民中就读普通高中的本县户籍学生和符合相关规定的县外户籍学生学费、住宿费,成为全省免学费、住宿费的第一县,使当前在读的全县6300余名高中学生率先受益。

此项惠民举措,一方面对平塘县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更多适龄青少年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平塘县强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为加速推进平塘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装上了强力的驱动器,为平塘顺利实现“普及十五年教育”增添了制胜的砝码;体现了平塘县委、县政府 “办大教育、办幸福教育”的坚定决心和“决战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坚决意志。也对平塘“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具有积极且长远的推动作用,获得了平塘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校医全覆盖:编织师生健康幸福网

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村青少年及儿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平塘县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全力推进校医配置全覆盖。

此次校医配置对象为全县公办中小学校(含县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和县特殊教育学校。目前, 123所中小学配置校医工作正有序推进,在本学期开学正常上课后便可服务于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经费,保障农村中小学医务场所建设、药品(器械)采购及更换等所需经费,对到学校服务的村级卫生室医务人员每人每年给予7200元的补助,所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本地配置工作的统筹协调;卫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和“安排乡镇卫生院医师担任中心学校校医、村卫生室医生担任村级小学(含教学点)校医”的原则,负责组织安排医务人员到各学校医务室工作,并实施业务指导与管理;县人事、编制部门负责解决相关人员调整、编制配置问题;县教育局组织各学校落实医务室建设,配合卫计部门对学校医务工作者的监督管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校医配置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体制保障。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开启幸福人生第一步

“十二五”以来,平塘县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打造中国最美小城的同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着力抓好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将学前教育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平塘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成立了平塘县学前教育办公室,指导全县的幼儿教育工作。以县城示范园为骨干、以乡(镇)中心园为主体、以村级园为辅助的学前教育网络格局初步形成。

投资13908万元,新建或改建55所幼儿园,面积88334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改建村级幼儿园56所,投入国家项目资金约1.43亿元。并按照贵州省基本办园条件,由省、州、县投入260余万元为新建幼儿园配足睡床、桌椅、厨房设备和户外大型玩具等共7800余件,购买了电视机,建起了标准的图书室、舞蹈室、音乐教室、卫生保健室,为规范办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50所(其中:县城2所,镇(乡)18所,村级30所),小学附设学前班76个。2014年,针对由于城镇化建设而引发县城人口激增的形势,县委、县政府在三大住宅小区交汇处的黄金地段划地10亩,坚持高点定位,按照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设计建设了建筑面积4260平方米,总投资1900万元的平舟中心幼儿园,这是该县目前规模最大,投入最多,配置最全,环境最美的县城幼儿园。

激励关怀:成就教师幸福人生

为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激情,县委县政府一是坚持每年走访慰问高级教师、贫困教师和优秀教师。每年教师节、春节前后,县领导亲自登门,到高级教师、优秀教师和贫困教师家中走访慰问,激励高级教师、优秀教师不忘初心,发扬领头雁的榜样作用,在教育战线再创辉煌;勉励困难教师和生病教师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教师充分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尊师重教的情怀。二是出台《中考、高考奖励办法》,《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奖励激励办法,大张旗鼓表彰奖励为教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仅2016年,就斥资近340万元表彰奖励高考优秀学子、优质生源学校和贫困大学生;分别对5名优秀校长、3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30名优秀班主任、84名优秀教师、22名优秀教学能手和18名优秀乡村教师进行表彰奖励。三是建立困难教师资助制度,出台《困难教师资助办法》,除每年开展对困难教师的走访慰问外,县委县政府还拓宽资助渠道,通过社会救助、爱心资助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帮扶资助。2016年,26名困难教师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和“润雨计划”资助每人10000元;6名教师获得省教育发展基金资助每人6000元,另有2名教师获得该项目项目资助赴浙江大学学习的全部费用。

走访慰问,让教师始终感受到党的温暖和身为教师的光荣幸福,让高级教师和优秀教师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责任;表彰奖励让始终辛勤耕耘的教师感受到自己付出得到肯定的荣耀自豪;多层次、多渠道的关爱与帮助,让面对暂时困难的教师增添了战胜困难勇气和决心。

全方位资助:畅通贫困学子求学幸福路

平塘县始终坚持“不让一个贫困生辍学”的原则,建立了以县资助中心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资助体系。近三年,学前教育阶段享受各级各类资助贫困幼儿5472人/次,资助资金165.13万元;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各级各类资助贫困学生50778人/次,资助资金4441.95万元;普通高中享受各级各类资助贫困学生7615人/次,资助资金1046.77万元;职业中等学校享受各级各类资助贫困学生3403人/次,资助资金663.78万元。实施高考奖励政策十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奖励高考优秀学子、高中学校、生源地初中学校及资助高考贫困生。共为8691人/次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贷款4867.72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028人,发放资助资金1245.966万元;免除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教科书费用2426.497万元;每年投资2700余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和农村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实现全覆盖。

校园提质升级:打造学生幸福乐园

平塘县以“中国天眼”落成庆典暨国际天文论坛在克度镇举行为契机,投资200余万元,对克度幼儿园、克度中学进行全面提质升级改造。县教育局班子成员全体沉身一线,带领六个工作组全力打造克度镇亮丽校园。经过20天的日夜奋战,克度幼儿园和克度中学提质升级工作全面完成。看着面貌全新、品质内涵全面提升的校园,该县教育局局长熊都恒神情虽然略显疲惫但却不无自豪地说:“缺损的设施设备全部补齐、全面修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寝室文化、食堂文化等设施内容全部更新、拓展,处处体现了墙壁会说话、花草树木能育人的景象;营养厨房设施、设备全面实现提质升级;校园环境干净、卫生、整洁、靓丽;学校师生人人精神饱满,展现出昂扬向上的风采。既扮靓校园为大射电落成献礼,又为实施全县校园提质升级工程立了标杆、树了榜样。”

不管学生怎样变化,不管教育怎样变革,通向幸福的秘密永远是激励与唤醒。平塘县实施的教育工程“十大工程”,既是激励、更是唤醒。激励教师迸发智慧、传递真理、彰显人性,激励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激励、不断超越;唤醒教师使命与忠诚,唤醒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让平塘教育的春天荡漾在枝头、洒落在原野、翱翔在云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稿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