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平塘县资源禀赋具有比较优势,多年平均日照1277.5h、多年平均风速1.2m/s,实测最大风速28.1m/s;光伏可开发量约354万千瓦、风电可开发量约166万千瓦;多年平均水资源储量约16.66亿m3;大理石储量约4亿立方米、碳酸钙储量约22.59亿立方米、陶土储量约3000万吨。按照“513”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聚焦“新型建材、特色轻工、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三大产业,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推进谷硐风电、乐阳光伏、华能光伏、鑫粤能储能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大力发展大理石精深加工、碳酸钙系列产品,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多样化发展;加快陶土商品化发展,进一步扩大牙舟陶知名度。依托县内纺织工人达3万余人的相对集中优势,大力发展纺织、刺绣等特色轻工业。依托平塘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以精制茶及茶制品、刺梨系列产品、辣椒制品、天然饮用水、精品水果、油茶、肉制品加工等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打造区域性特色知名产业。
新型城镇化
深入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天文科普旅游为一体的总体规划建设,把平塘建成国际天文科普之城和山地旅游目的地。县城区按照“横贯东西、纵串南北,五环紧相扣...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2021第25号)
《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2021年11月26日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年11月26日
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2021年11月26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市场主体保护
第三章 市场环境
第四章 政务环境
第五章 监管执法
第六章 法治保障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
第三条 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国道G552穿境而过,县城距贵阳龙洞堡机场132公里,余安高速和在建的贵平高速横贯全境。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和厦蓉高速公路,全程约800多公里,从平塘到广州,高铁只需要4个小时,公路运输只需要8个小时。
在150公里范围内拥有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荔波机场两大机场;70公里范围内拥有黔桂铁路、贵广高铁、贵南高铁三条铁路枢纽;100公里范围内拥有罗甸500吨位级航运码头、独山铁路货运站两大物流节点;同时“贵百”高速公路(贵阳至广西百色)靠近县境,连接都香高速只需30分钟。余庆至安龙高速穿境而过,东边的贵平高速和西边的惠平高速已列入省级高建路网规划,建成通车后,平塘正式融入贵阳1小时经济圈。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五座,35千伏变电站十座。西部大开发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贵广500千伏安输电线路通过县境。供电可靠率达99.81%。县城自来水丰水期达2.5万吨,枯水期达2万吨。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实现100%。县城污水处理系统已建设完成,每日可处理污水10000吨。完成玉水金盆河滨公园、湿地公园等绿地建设,县城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2.06%,城区绿化率44.85%,县城建成区面积8.9平方公里,城镇功能得到提质扩容。新建和改...
-
06-06
-
03-20
-
10-31
-
03-16
-
平塘工业园区建成面积2.03k㎡,建成标准化厂房2.05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一)通州产业园。通州产业园于2012年启动建设,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先后完成征地1800余亩,建成20米宽的园区主干道横三、横五路(1.79km,宽20m)框架路网,为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