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19-1007458 | 信息分类: | 县政府办文件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18-06-29 | |
文 号: | 平府办发〔2018〕76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平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塘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
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各有关部门:
《平塘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平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平塘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年)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快实现品牌富农、品牌兴企、品牌强县,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南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黔南府办发〔2018〕2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储备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突出区域
特色、产业优势、产品特点,建立层级阶梯的品牌培育与推广机制,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合力塑造“中国天眼”整体品牌形象,形成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全力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原则
(一)精准对接,精准培育。摸清产业底数,瞄准目标企业、目标产品实施个案精准对接、精准扶持,建立从全面转向重点、分散转向集中的精准培育机制。
(二)市场主导,政府引领。强化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建品牌内生动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质量监管、标准创新、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供给,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为平塘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初步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依托茶叶、早春蔬菜、四月桃、黑毛猪、刺梨、百香果、食用菌、摆洗贡米、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初步建成“三品一标”为基础、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主体、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做响一批标志性的“中国天眼”字号农产品品牌,大幅提升品牌对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致富的贡献率。
——重点培育平塘甲茶、摆洗贡米、平塘四月桃、平塘黑毛猪、平塘皱皮线椒等重点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重点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名牌产品,建成农产品加工园1个以上。
——新增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39个以上,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6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
四、工作重点
(一)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围绕茶叶、早春蔬菜、四月桃、黑毛猪、刺梨、百香果、食用菌、摆洗贡米、中药材等产业,建设平塘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平塘地方农业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监控、产地准出、质量追溯、包装标识、采收贮藏运输等关键环节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到2020年,全县建成茶叶标准化基地10万亩、商品蔬菜10万亩、精品水果基地13万亩、生态畜禽业(生态家禽出栏)125万羽、刺梨15万亩、中药材9.7万亩、优质稻基地6万亩。(牵头单位:县农工局、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扶贫局、各镇<乡、街道>)
(二)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认证支持力度,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县、镇(乡、街道)、村三级监测机构,加大农产品产地和市场监测力度,促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大力推行农产品条形码、二维码等制度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可储存、产品流向可追溯、储运信息可查询,逐步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可追溯。加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失信惩治力度,全面公开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信息。到2020年,全县新增“三品一标”产品登记认证39个以上(累计达48个以上),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7个(累计达32个);绿色食品3个(累计达7个);有机食品6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2013年国土二调数)的80%以上,养殖业产地认证占规模养殖场的100%。(牵头单位:县农工局;责任单位:县市监局、县城管局、各镇<乡、街道>)
(三)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力度。健全平塘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相互补充的格局,以县、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为主导,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依托,以平塘甲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经验为借鉴,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企业为主导,以政府奖补为补充,以生态特色农产品和企业文化为依托,积极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到2020年。全县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农工局;责任单位:县市监局、各镇<乡、街道>)
(四)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壮大农产品品牌创建主体。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选择一批自身发展能力强,能积极主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明显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就近就地深加工,强力推进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到2020年,全县建成农产品加工园1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农工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工信局、各镇<乡、街道>)
(五)构建品牌农产品推广体系。充分挖掘平塘农产品品牌的区域特色、民风民俗等文化特征,策划打造“中国天眼”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品牌进行统一运营;依托农业大数据中心,制作“平塘”农产品专款产品包装,建立质量追溯二维码;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体验店,在一二线城市开设平塘优质农产品直销店,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电子商务商铺并充分利用贵州绿色农产品推介服务平台“地方馆”,在网上开设电子交易平台,形成“名店与名牌结合、展示与销售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宣传与推介结合”的新型营销格局。到2020年,全县进驻“贵州绿色农产品推介平台地方馆”产品50个。(牵头单位:县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农工局、县财政局、县市监局、县供销社,各镇<乡、街道>)
五、工作保障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制。成立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村工作局,由县农村工作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县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的指导、基地建设、园区建设、标准化建设、品牌建设、工作协调、工作调度、工作督查和品牌创建等工作。(牵头单位:县农工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市监局、县林业局、县扶贫局、县工信局、县督查考评局、县供销联社、各镇<乡、街道>)
(二)明确工作职责。将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编制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明确农产品发展定位和职责分工。县农工局、县发改局、县市监局、县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要做好全县“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贵州省名牌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的申报,积极做好农产品“黔货出山”的宣传、培育、建设等服务工作。(牵头单位:县农工局;责任单位:县市监局、县发改局、县委宣传部、各镇<乡、街道>)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和奖励政策,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南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黔南府办发〔2018〕23号)要求,由县农工局牵头,会同县有关部门审核和认定,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次年5月底前兑现完毕。
1.品牌创建奖励。在《平塘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范围内申报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相关企业,每个认证产品分别奖励2万元、3万元、5万元和10万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或国家级奖项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5万元;对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或省级奖项认定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牵头单位:县农工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市监局、县发改局、各镇<乡、街道>)
2.品牌评优奖励。根据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发展评价、公众认可度和喜爱度等内容,每年评选获得省级“十佳最受欢迎品牌农产品”的企业,每个企业奖励1万元。(牵头单位:县农工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市监局、县委宣传部、各镇<乡、街道>)
(四)督查考核。将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县直相关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将本方案明确的工作职责纳入县级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实行月度调度、季度督查、定期通报、年度考评,扎实有序推进工作开展、确保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顺利完成。(牵头单位:县农工局,责任单位:各镇<乡、街道>)
附件:平塘县农产品品牌建设任务分解表(2018-2020年)
平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4日印发
共印100份(其中电子公文95份)
附件: |
|||||||||||||||
平塘县农产品品牌建设任务分解表(2018-2020年) | |||||||||||||||
年度 |
七大产业 |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
“三品一标”认证 | ||||||||||||
茶叶基地提质增效 |
商品蔬菜基地 |
精品水果 |
生态家禽出栏 |
刺梨 |
中药材 |
优质稻基地 |
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个) |
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个) |
培育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个) |
进驻“贵州绿色农产品推介平台地方馆”产品(数) |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
有机食品认证 |
绿色食品认证 |
地理标志认证 | |
万亩 |
万亩 |
万亩 |
万羽 |
万亩 |
万亩 |
万亩 |
个 |
个 |
个 |
个 |
个 |
个 |
个 |
个 | |
2018 |
10 |
7 |
12.5 |
40 |
12 |
9.1 |
4 |
0 |
1 |
0 |
30 |
10 |
2 |
1 |
1 |
2019 |
10 |
9 |
13.0 |
70 |
14 |
9.5 |
5 |
0 |
1 |
0 |
40 |
18 |
4 |
2 |
2 |
2020 |
10 |
10 |
13.0 |
125 |
15 |
9.7 |
6 |
1 |
1 |
1 |
50 |
27 |
6 |
3 |
3 |
备注:年度数据为累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