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 索引号: 000014349/2024-282217
  • 信息分类: 政策文件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平塘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平塘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 字体:

平塘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按照平塘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平塘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普法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强化执法监督为手段,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现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抓实抓强法治教育,提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治建设机制。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局长为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各项事务,推动全局切实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

2.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及时组织召开局党组会、班子会、干部职工会等多种会议10余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国家基础法律法规,深入研究解决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确保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要点有效落实。

3.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法治责任保障。根据全县普法及法治建设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年初制定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学法普法工作计划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细化了全局年度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同时,把法治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全系统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4.强化普法教育,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利用法宣在线云平台,广泛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线上学法培训考试61人次,合格率100%,有效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工作素质和能力。同时,指导主管企业利用LED显示屏,定期滚动播发普法教育相关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强化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全面落实法治工作任务

1.严格落实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平塘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涉及权责事项共120项,其中行政处罚92项、行政强制2项、行政许可2项,行政检查7项,行政奖励1项,其他类16项,并在平塘县人民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

2.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局党组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行政决策坚持充分协商集体讨论决定,严格遵守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3.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聘请迈邦律师事务所杜朝辉律师作为县工信局法律顾问,聘请县司法局陆忠娜同志为公职律师,参与投资项目谈判、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维稳等工作,对涉及法律事项的重大行政决策及合同签订事宜,进行合法性审查及可行性论证,有效规避、防范法律风险。2023年我局征求法律顾问并出具审查意见共计17件。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落实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五公开要求,利用局门户网站等平台,公开机构概况、惠企政策、工作动态等信息。2023年我局门户网站共工作动态33条,公开各类政府信息41条。

5.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照执法计划,把执法检查信息录入行业执法监管信息平台,严格执法过程记录归档,对执法信息进行网上公示。2023年开展行政执法检查99家次,立案查处3家次,在行政执法检查及案件办理中均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行政执法公示公开、执法过程全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

6.强化执法人员学习培训。一是组织全局行政执法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在司法云平台进行执法培训学习和考试,目前已申领执法证人员共17人,待申领执法证人员共4人。二是2023年度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2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推进柔性执法方式助推营商环境建设》《重大决策与文件法制审核》《行政执法规范化与规避复诉讼法律风险》《行政复议法》新旧对比解读和《黔南州教科书式行政执法规范示范片》等,参训人数53人次,切实加强本单位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学习,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做到以身作则,学法守法。三是安排执法人员参加各级司法系统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等专题培训班10人次。

7.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案卷评查活动。2023年度开展案卷评查3次,涉及煤矿领域执法案件,覆盖率100%,通过案件评查,查实案件在办理过程中是否调查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程序是否合法、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法规依据是否正确、裁量标准是否得当、处理意见是否恰当等,有效防范在之后的执法过程中出现不当行为。

8.强化普法宣传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对监管的煤矿、加油站、工贸等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法、行业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

9.强化司法公正。局领导带头执行领导干部不得干预司法、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相关制度规定,坚决不干预司法活动、妨碍司法公正。

(三)依法依规履行职能职责,开展业务工作

1.依法推动工业经济运行工作。2023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0.69亿元,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6.34亿元,累计增速14.19%

2.项目谋划招引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签约落地工业项目3个,总投资6亿元。其中:首位产业项目1个(平塘县新能源集中式储能建设项目),总投资5.5亿元;加工类产业项目2个(平塘县电子产品加工项目、平塘县年产100万套毛织服装加工项目),总投资0.5亿元。签约未落地项目5个,总投资100.3亿元;正在洽谈项目5个,预计总投资2.8亿元。历年来,签约在建项目21个,总投资117.9683亿元;签约未落地项目15个,总投资188.0055亿元。同时,全年围绕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加工和轻工产业共谋划项目56个,计划投资69亿元。

3.强化在建项目跟踪服务,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今年以来,全县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4个,其中:风光项目101420兆瓦,已并网发电3395兆瓦;水电项目2个、煤矿项目3个、制造业建设项目共8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截止目前,中广核谷硐风电(续建)项目、鑫粤能储能(新建)项目、精炼山茶籽油(续建)3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4.持续开展企业服务,强化助企纾困。以县级领导干部挂帮服务企业行动和企业特派员制度为抓手,开展入企大走访、问题大解决、成效大比拼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能耗、资金、手续办理等问题,强化企业要素保障,全力扶持企业做优做强。今年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能耗、资金、手续办理等问题,9月以来走访服务重点企业共计86余户(次),收集企业存在困难问题36个,已解决困难问题27个。

5.向上争资争项工作开展情况。今年来共组织新趋势服装厂、益百亿生物科技、登鸿矿业等11户企业申报中小企业信贷通,获批融资规模5200万元。同时组织企业申报省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其中:新趋势服装获得新型工业化产业扶持资金25万元,上亿茗芽茶业、安一级山茶油进入2024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库。组织煤矿企业申报省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其中:兴发煤矿获批323万元,福成煤矿获批50万元。

6.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促销费情况。我县共完成鲟鱼出口老挝24吨,实现贸易出口额约48万元人民币,引导贵州万得利矿业有限公司、贵州中源农业畜牧有限公司完成海关手续办理和外汇行开户等手续。促进消费方面多次指导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活动,有效带动商贸经济发展。

7.依法开展对煤矿、危险化学品(加油站)、民爆物品(炸药库)、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适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2023年共计召开安全生产部署会议15次,压实责任,严格执法检查,杜绝执法宽松软等现象。

二是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和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计划和方案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系统性专项监管执法检查、重大节假日监管执法检查、联合执法检查、暗查暗访和安全生产月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有效帮助企业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严格按照执法计划或工作方案开展执法检查。

煤矿领域:一是今年以来我县单独或联合上级部门共对煤矿开展执法检查28次(其中县级单独执法19次),共查出安全隐患180条,已督促整改167条,剩余13条要求限期完成整改。二是我局单独立案查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3矿次,行政处罚10.07万元。三是协同上级部门立案查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3矿次,行政处罚41.7万元。四是5月份开展煤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以来,开展执法检查19矿次,暂未发现重大隐患,督查指导煤矿每月开展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煤矿自查重大隐患共8条,已整改7条,剩余1条整改中。

工贸领域:一是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今年以来,深入工贸企业开展安全检查164家次,共查出一般问题隐患267条,已督促整改完成267条,未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二是对餐饮行业开展检查535家次,其中本部门开展安全检查64家次,发现隐患66条;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开展安全检查77家次,发现隐患129条(重大隐患3条,均已整改完毕);督促乡镇(街道)开展燃气安全检查392家次,发现隐患20条。三是联合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检查。2023925日,联合黔南州生态环境局平塘分局、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我县可能存在非法拆解报废机动车的2家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工作,通过实地检查,未发现2家企业非法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工作。四是5月份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以来,开展安全检查83家次,查处一般问题隐患125条,已完成整改125条,未发现重大隐患。

成品油领域:一是今年来,对辖区加油站开展安全执法检查74家次,共查出一般安全隐患199条,督促隐患整改198条,另1条隐患正在整改中,隐患整改率99%,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无行政处罚行为。二是深入开展成品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来组织开展成品油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检查3次,检查加油站6家,未发现存在油品质量不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偷逃成品油相关税费、未按照要求如实登记购销合账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联合属地乡镇及派出所在本地辖区开展非法储存、销售成品油窝点打非治违行动3次,捣毁非法销售成品油窝点4个,现场查获处置成品油570升,销毁塑料储油桶40个,批评教育涉案人员5人。四是5月份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以来,对辖区加油站开展安全执法检查49家次,共查出一般安全隐患98条,完成隐患整改97条,整改率99%,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无行政处罚行为。同时督促加油站进行散装油销售实名登记,并录入公安监管平台,确保零售成品油安全稳定。

民爆领域:一是每月对民爆企业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今年来,检查沙子冲炸药库12家次,查出一般隐患27条,现已督促企业完成整改,未发现存在重大隐患,无行政处罚行为。二是强化联合执法检查,今年来,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省工信厅、州工信局对贵州黔南化轻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平塘分公司(沙子冲炸药库)开展督导检查4次,书面反馈问题11条,口头反馈问题10条,已督促企业按照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完毕。三是5月份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以来,对辖区民爆企业(沙子冲炸药库)开展安全执法检查8次,共查出一般安全隐患13条,完成隐患整改13条,整改率100%,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无行政处罚行为。

8.加强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学习教育。督促煤矿、加油站、炸药库、工贸等企业组织职工开展安全培训200余人次,发放安全宣传册6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50余张,累计参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476人次。

9.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共接黔南12345”平台信访诉求288件,已核实并协调处理办结283条,未办结5条,接县委宣传部、信访件、人社局转办网络欠薪舆情、督办转办单共20件,已核实并协调处理办结19件,未办结1件,原因均为需要时间核实群众反映问题的具体情况,因此暂时未办结。目前已明确专人负责,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信访系统实行专人管理,并及时对办理工单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办理工单及时办理结案。

10.推进互联网监测监控建设。强化煤矿互联网监测监控系统运用,实现远程对煤矿企业相关数据实时监控,及时督导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系统建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因法治学习认识不够,业务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学法的时间没有保障,导致学法的质量不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普法宣传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学习以传达会议文件精神、部署上级要求居多,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热情,全局学法氛围不够浓厚,干部职工法治参与度较低。

(三)执法装备配备不足。承担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风险高、专业性强,因经费短缺,执法装备配备不足。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一是全面落实省、州、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决策部署,强化组织领导,配齐配强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和装备力量,强化监管执法,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二是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建设的关键,努力推动领导干部当好合格的关键少数三是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科室对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法治学习质量。

(二)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法治素质,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执法程序,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三)加强政策性文件、规范性文件编制管理和合法性审核。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做好执法案卷归档整理工作。
 (四)创新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形式,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能力。一是多措并举,加大普法学法用法力度,努力打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教育环境。二是大力宣传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创新普法形式,加强内部宣传,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以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与依法行政和履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自觉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