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者密:“小积分”发挥“大作用” 乡村治理“分值”变“价值”
近年来,者密镇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环境整治,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采取“赋分”“评分”“用分”等方式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使广大群众实现由“要我治理”走向“我要治理”转变,绘就人人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画卷。
召开群众会宣传推广“积分制”政策
顶层设计筑根基,“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将积分制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突破口”,建立“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运行机制。镇级层面组建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确保积分制工作有力有效开展。围绕乡村建设、家风家教、移风易俗及“两清两改两治理”等内容,各村结合本地特色亮点和短板弱项制定积分制实施方案,设立村民行为正、负清单,通过召开群众会、入户走访等形式,让村民为评分标准、兑换程序等重要环节建言献策,使积分标准更实用、更具体、更符合民意。目前,者密镇辖区14个村均设立“积分超市”,超市提供洗衣粉、杯子、雨伞、肥料、鸡蛋等各种物资,村民可以凭借积分以一分换一元钱为折算标准到“积分超市”兑换物品。同时,通过“村集体经济注资+挂帮单位支持+社会捐赠”模式,确保资金充裕、物资供应充足。
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兑换”服务
全民参与激活力,“小积分”汇聚“大能量”。成立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网格员等为成员的积分考评小组,采取“日常积分+评议积分+负面扣分”的方式进行积分登记,群众通过口头、短信、微信等方式向网格员申报积分,积分考评小组每季度对农户参与公益活动和村级事务情况进行评议积分,对不遵守村规民约、存在积分管理办法负面扣分情形的农户进行扣分,每季度通过公示栏、微信群等“线下+线上”方式对积分情况进行公示,随时接受群众监督。用好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联户长、村民组长等力量,围绕“积分是什么、积分能做什么、怎样获得积分、积分怎么兑换”内容,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将积分制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形成“人人主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目前召开群众会、院坝会90余场次,走访群众500余户。
挂帮单位支持提供“积分制”兑换物资
按需兑换强激励,“小积分”兑出“大文明”。将积分制作为推动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行动。将日常行为以积分进行量化,每月开展“最美村寨”“最美庭院”评选活动,让群众之间相互“攀比”、争相“攒分”。同时,采取“日常兑换+集中兑换”方式,每季度各村组织开展1次积分大兑换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实现群众从“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从“干部干、群众看”到“跟着干、一起干”。今年来,已评选“最美村寨”14个、“最美庭院”24户,累计开展积分兑换300余场次、兑换积分2万余分,覆盖农户200余户。
通讯员:陆雨欣
编辑:石明钢
初审:陆恩凤
校审:简定娟
审核:吴贵梅
监审:孟景毫